2019五行是什么猪?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干支纪年中第三个丁酉。 按阴阳五行给十二地支排序为: 子(阳)、丑寅(阴)卯辰(阳)巳午(阴)未申(阳)酉戌(阴)亥子(阳)丑寅(阴) 这样排列的原则是:“阳干配阴支”或“阴干配阳支”,同阴阳干的两个相邻地支不能相连。如子上不能接丑,丑上不能接寅等等。因为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而阴阳各占五个,所以每四个地支就有一个阴阳顺序排列的循环。例如: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如此循环下去。 因为干支纪年把“子”作为第一年的开始,然后按照天干顺序一路排下来,到了“癸”年再重新回到“子”年开始新一轮。所以,在六十甲子中“癸”总是排在最后一位。也就是说无论哪一年,哪个月,哪天,哪个时辰最终都要回归“癸”日。这就是“周而复始”“万象更新”“循环往复”的道理。因此有人说这是“周期规律”。
那么有人问了,每年都是三个“春”“夏”“秋”“冬”,为啥没有“腊月”呢?还有每月三十天,为何没有“廿一”和“廿二”呢? 这是因为古人采用了“置闰法”。那就是遇到年份为整百数的时候,多设置一个闰月。具体怎么置闰这里就不讲了,因为比较复杂。
既然有闰月就有闰月十五这个日期了嘛!还有“二月二”也有点奇怪,为什么不是“二月一”也不是“二月三”呢?其实这是因为古代采用“单双号”记日的缘故。也就是今天天气“一九”第二天就是“二一”以此类推。由于每个月的天数不一致,为了统一计日方便,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以“朔望圆周”为计算基准来制定每月的日期。即每个月第一天称“朔”,十五为天“望”,二十一为“朏”二十五为“望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