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字五行多少画?
沈,繁体字写法是“瀋”。 拼音:shěn 注音:ㄕㄣˇ 简体部首:氵,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0画 五笔86&98:IWUF 仓颉:EKMS 郑码:VEWE 笔顺编号:4432511154 四角号码:331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E2 基本字义 ◎ 沉。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sien1 ◎ 客家话:[梅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shin1 [客英字典]sin1 shin1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水,申声。本义:浮没) 2. 同本义 [sink;drown in;be submerged] 沈,没也。——《广雅》 王良欲济于河,舟人毁舟,王良遂沈。——《庄子·山木》 龙潜于渊,鱼鳖骄满;神龙失水,化为蝼蚁。——《后汉书·张衡传》注 3. 又如:沈没(淹没);沉陷(浸没而消失);沈污(埋没;玷辱) 4. 通“瀋”。汁 [juice] 不濡手而嗜于酒者,其脾沈也。——《荀子·荣辱》 5. 又如:沈滓(沉渣);沈淀(沉淀);沈漉(渗透过滤)
常用词组
沈病 沉船 沉沦 沉着 CHENZHUO ①[quiet and self-possessed]∶镇静。 ②[low spirits]∶情绪低落。
③[a state of depression or anxiety]∶忧虑。 ④[self-control]∶自制力。 ⑤[deep in thought]∶深思。 ⑥引申为沉着、冷静地处理事物。
⑦[show no fear]∶不害怕。 ⑧[have a good grasp of] 领会得快。 ⑨引申为精妙、高超。
⑩引申为深入、透彻。 深熟:~度。~沉。~醇。
⑪[abundant]∶丰厚。
⑫[exhaustive]∶详尽。
⑬[complete]∶完备。
⑭[not lacking]∶不缺。
⑮[good at]擅长。 ⑯[become very large]使……增大。
⑰[famously show]著名地展示。 ⑱[give full play to one's ability]充分施展才能。 ⒀[take the lead on sth.]在……中带头。他一贯~团结群众。
【沈】 shěn ㄕㄣˇ (沈)水名。即今江苏省之苏杭河。亦作“渑池”。 (1)地名。春秋国名和战国郡名。原址在今河南省陕县城北十公里处的北赵寨附近(一说在今三门峡市西北二十里处)。西周初封,战国时魏文侯曾居此。秦置郡于此。汉高祖刘邦之皇后吕雉本居此。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设海昏县,属豫州刺史部九江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属扬州庐江郡。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分海昏县置沈县,此邑乃改称沈。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废沈县,仍恢复海昏县旧名叫法。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后以海昏县地置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废洪州复海昏县,属江南西道南康郡。五代十国有海昏县,属江南西道建昌军路。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升海昏县为广信府,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因广信有“广信之信,民无二意”的谐音,恐有背宋室“奉信”之意,改为信州。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取信州,次年改名广信府。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裁广信府,其辖地并入抚州府。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于临川、崇仁两县之间设新城府,隶临川县。嘉庆年间更名进贤门。至清末民初,始有称“沈”者。
(2)姓氏用字。明嘉靖年间已有先例。见《明史·方伎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