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怕剑?
肖虎 《山海经·南山经》:“又西五百里,曰泰山,其上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身四蹄,其行如飞,名曰犀牛。” 按:泰山乃山东名山,主峰海拔1532.7米。《尔雅·释山》:“泰山,东岳。”又:“会稽山,南岳。”(注:以上见《山海经·南山经》)
晋代郭璞注:“今在泗水旁。”明代王崇庆补充:“此山自汉以来用牛祀之。”清人张笃本则云:“泰山之东有牛山,其上有石如牛,故又以泰山为名。”可见古人对泰山的尊崇了。 据记载,古人在祭泰山时,是以牛角作为礼器;汉代开始以牛做为泰山神的祭品;到宋代,宋真宗因迷信神仙方术,认为泰山神可以通天,于是遣人入山祭祀并用五方五色绫罗绸缎装饰神座。
到了明代,由于帝王的刻意渲染,再加上文人学士的推崇,遂使泰山跻身于“五岳”之首,成为天下文人向往的地方之一。明人谢肇淛在《五岳正位》中说:“泰山为五岳之长,如人君之尊,北岳恒山为北国藩屏,如大臣之贵。” 如此显赫的名利地位,自然引起了一些动物的忌惮。明代学者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云:“余尝闻先师说,有猛兽畏虎者,逢之必遁。盖谓此兽不甚食肉,惟嗜果菜。若虎在面前,则奔逐呼号,求为其食,虎却退避矣。有野兽畏狮者,逢之必走。盖谓此兽食铁,铁不能为味,惟喜烧红之物。若狮在面前,则奔逐呼号,欲得为食,狮却不睬也。有动物畏兔者,逢之必惊。盖谓此物贪饕无厌,日食数升米,若遇谷熟之时,能食至三斗,饱餐之后,息而不动。若扰之不安,则惊走矣。有昆虫畏蝉者,逢之必死。盖谓此虫饮露,而昼伏夜出,其声清清。若在面前,则以翼击其身,口吐涎沫,而蝉亦不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