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无线可以收购吗?
TVB的薪酬体系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资本分配。即使你能拿出钱来,也买不到更多的节目内容制作权。你最多也只能买到一些演员、剧集中角色的表演版权(指一部剧集只买某一角色某一个演员的片酬),而无法左右节目的创作和播出。 至于“TVB小生”之类的名号,那只是市场给出的定位宣传,并不是真正的公司高层或者主要管理层给予的员工身份标识,所以并不能真的带进商业交易里。如果TVB需要的话,任何一个人都能被赋予新的“外号”。
关于TVB的运作方式和理念,可参阅本专栏以前的回答。简单说来就是,TVB是一个商业机构,但同时它又是公共电视台。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他要追逐利润;但作为公立电视台,他又必须承担公众责任。在以前,TVB能够自如地在这两者间切换(虽然公众形象很重要,但利润率不高影响持续发展),所以他能发展下去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自2015年《众志》开始,到现在已经很难说有哪部剧是纯商业化运作的了——即使有广告插页或者植入,也会尽量减低对剧情的影响,同时增加观众接受度以平衡这种所谓的“卖座”行为。而在内容上,由《单恋校园》开始,到后面的《点金胜手》等更是刻意地增加“现实主义”元素,反映社会问题,意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当然,从另一个方面看,TVB也需要寻求改变,毕竟作为老牌电视台,他很多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比如演员培训周期过长,演员来源过于单一等等……)
因此现在可以说:TVB既无余粮也无闲工去做买卖。 唯一可能的交易是:你把某位演员某段戏路的版权一次性买断,然后该演员的全部戏约都归你管;或是让你购得未来一定期限的节目制作权,但是你要按照他的价格加几成来付给他。但这样的交易对于TVB来说意义其实不大,因为TVB的剧虽然多,但是每年能上映的并不多。而能卖的剧目又是那些常年演同一类别的演员优先,新演员想出头难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