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到底五行属什么?

陶理江陶理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广韵》“捷”属叶音,入声去声。 现代汉语的“jie4”字是“捷”的简化字,简化字归音为“jio3”,属于“见字”;而繁体字“捷”的读音为“ze2”,属于“斋”字音。所以,从读音来讲应该属于入声去声。 “疾”“狄”“迹”“寂”“殛”等字的发音都与“ze2”这个音有关。

但是,古代的“捷”字,读音不是现在的“jio3”或“ze2”。现在一般认为“捷”字的本意为“争”,《说文解字》“捷,争也。”“jié”通假于“jiā”。 但是,“jié”是怎么来的呢?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捷”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人手上拿着武器,金文中加了一个声符表示读音,小篆中又加了两个偏旁表示意义(战利品)。 “捷”字最早读作zhài第三声。古代“致”“祭”等字都读zhài,后来才分别改为“至”和“祭”。

《集韵·至韵》:“捷,或作舴。”“舴艋”是指小船。可见,“捷”古读 zhài 第三声。 现在,我们再看《水浒》中“急”字的三个版本——

1、元明杂剧中“急”字绝大多数情况读 jí 第二声。如: 2、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紧急”的“急”读 jī 。 3、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急”字绝大部分读音都是 jú 。 (金庸小说中“急”字除了《鹿鼎记》一部分以及《神雕侠侣》中少数几处之外,其余均作“juó”。) 上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古音,第二种是近音,第三种是今音。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水浒》原版应该是元明杂剧的翻印本(或者至少是有元明杂剧翻印的基础),因为元明杂剧大多“急”读 jí 第二声。

第二,俞万春《荡寇志》版本比元明杂剧更加接近原著。因为《荡寇志》“急”读 jī 。

第三,晚清民国时,“急”字读 jí 第二声的情况仍然较多,因此“心急火燎”之类的成语仍然大量存在。 第四,新中国成立后,“急”字读 jǐ 的方言区逐渐消失殆尽,只有保留在部分字书中的异读表中。

第五,“急”字读 jū 的方言区至今仍然存在,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北京话里面“急”就是读 jū 。 综上所述——“急”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音多义现象,其读音变化受到政治影响较大而与口语无关。其来源应为汉代的入声去声。

顺便说一句,现在人们经常用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两个词的“急”,其实是不符合古代意义的。因为这两个词的“急”字,现代汉语读音都为 jí 第二声,属于阳去之音。古无此读音。

麦琳彤麦琳彤优质答主

捷字拼音是jie,对应的简繁体字是捷、捷,部首是手,笔画共有21画,五笔86DYIM五笔98DYIM仓颉KZNG四角34947郑码XKCN。属康熙字典部42,部内笔画17,总笔画21。编码点位区位码FDFCUnicodeUTF-164E6CUnicodeUTF-8E6 8D AB。

捷字的五行属木。使用gbk编码,拼音是JIE 捷字由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右结构,其繁体字是捷。和捷字相关的词:报捷,捷争,告捷,凯捷,速捷,机捷,急捷,捷取,捷足,风驰电捷。捷字的五笔86DYIM,拼音:jí 捷字共有21画,部首是手。繁体字为捷。

关于捷字的解释:

1、战胜 : 《后汉书·臧洪传》:“ 挺身 北走,而 太后 为虏所制。”

2、胜利得来容易 : 成功。

3、快捷径 : 近路,近便 : 捷径、捷要、捷出、捷足先得。

4、取名字时,捷字所代表的意思,根据个人喜好,一般有胜利、胜利获得轻易等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