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国足那么臭?
因为中国人踢足球真的只有十几年,而其他国家几十年前就开始普及踢球了。
国足现在就像当年我们小学初中的时候,身体素质爆好,但是就是缺经验和战术素养。这时候你骂国足垃圾,他们确实不跟你争辩,毕竟技不如人,但是你骂足协无能,他们就急了,因为中国是足球运动发展比较好的几个国家之一,但就是这么好的基础,也才培养出这么一支差劲的队伍。
如果让那些老球员看到现在的这支球队,不知道该有多失望…… 很多人应该知道,八九十年代的国足可以说是亚洲顶级水准,甚至能够击败日本韩国这样的亚洲强队。那时候我们的球员跑位大胆,敢于对抗,基本功扎实,传接球很有想象力,即便是在封闭的环境里也能踢出精彩的足球。记得当时看97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对阵韩国队,李明勋一脚传中,侯森后插上头球攻门,皮球砸在门框上,这是记忆中第一次看到亚洲队员有如此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技术。
后来的甲A时代,我们的球员虽然竞技状态下滑,但是队伍仍然很有底蕴,在亚锦赛上击败过伊朗,更是打平过沙特和韩国这样当时的世界强队(至少在联赛里面能跟他们掰掰手腕)。
那个时候的中国足球并不是一味龟缩防守,而是敢于冲击对手,利用快速进攻撕扯对方的防线,给前锋创造出很多机会。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孙继海的飘逸,朱广沪的灵巧,曲波的犀利还有郝海东的射门。
后来职业化失败以后,中国足球开始走下坡路。不过就算是这个时候,我们也能排出这样的阵容 门将:周盾 后卫:吴承瑛、孙祥、姜明、徐云龙 中场:李铁、郑智、赵旭日 前锋:郜林、孙兴慜、柳昭宇 这还是一支残阵,多名主力因伤缺阵。
从94年职业化开始就一直在关注中国足球,看着国足起起伏伏,有巅峰也有低谷。说实在的,有时候真不能全怪球员没能力或者态度不端正,以弱战强,敢拼敢斗,很多时候这些球员真的是拿命去拼,这种精气神已经值得尊敬。
一支足球队的整体风格,和该国的核心民族价值观、社会结构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有着必然的联系。比如英国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性格中都带有很强的规则和等级意识,因而他们踢球时多以内敛沉稳为主,追求严密、直接、高效;西班牙和荷兰有着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人们可以自由、悠闲地思考和创造,从而涌现出一批聪明、细腻、优雅的足球流派;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踢足球也是身体强悍、多以力量和速度见长;德国是典型的工业化国家,讲求理性、效率,他们踢球时就像整体运转良好的机器、组织严密和纪律性极强……
足球,是展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社会文化舞台上最生动、也最受认可的交流途径,它所呈现的民族精神,往往是最有竞争力的。从这点上来说,中国需要花数十年甚至百年的耐心去培养、提升综合国力,才能真正拥有国际足坛的竞争优势,因为目前在价值观、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维、生活习惯等方面,中国都存在不足。
例如,崇尚中央集权和个人专制,社会体制和人们的生活中都缺乏民主、协商和对话机制,人们不敢、也不习惯于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将严重制约团队合作的意识;人们过度考虑“关系”,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非理性沟通上,这严重削减了工作效率和产出;人们普遍缺乏对法律的信任、倾向于人治而非法治,这导致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缺乏基本的信任、怀疑和戒备心理严重……上述因素都极易导致人们在参加包括足球在内的团队性体育运动的心理障碍。
此外,中国作为一个高度自给自足的国家,人们缺乏与外部世界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也难以形成一种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人们普遍重视物质上的积累和获取、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惯,甚至成为价值观的核心,“钱就是信用”。在缺乏对“理想”、“道德”等非理性目标追求的情况下,在体育运动领域,人们难以实现“为荣誉而战”甚至“为国争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