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帮助企业发债?
1.企业发行债券,通常有公募和私募之分,在银行之间流通的属于公募 2.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公募债券又可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其中,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主要为金融机构。目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品种是商业银行信贷、发行证券公司债券以及发行中期票据等。 以中票为例,其具体操作如下: a) 企业提交发行债券申请材料至交易所或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进行注册; b) 交易所对注册材料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受理; c) 交易所通知相关各方准备交易事项,如发行方式(询价/竞价)、簿记管理安排等信息; d) 交易所按规定程序组织发行债券的交易; e) 交易所根据相关规定将相关信息披露资料提供给有关监管部门。 3.在承销模式下,银行作为中介结构需要对企业进行评估、撰写发行说明书和募集说明书并在相关网站上披露信息、指导企业签订一系列合同、参与尽职调查等工作。如果银行为企业发售信托产品,则还需要协助企业挑选受托人、制定信托计划方案、参与决策会议并跟踪监督实施情况。
4.从财务收益来看,企业发行债券与银行贷款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生或有负债,前者为企业未来的筹资行为,后者为当下的即刻发生;但从风险因素来看二者类似,都需要关注资产负债表项下的资金流向与现金流的未来变动方向。
5.对于银行而言,企业债券业务与信贷业务的本质区别在于业务环节的划分——贷款业务以单笔为单位加以确认,而债券业务一般以批为单位进行操作。这也就意味着相同的时间内,银行开展债券业务往往能够促成更多的交易,进而实现更高的收入。但考虑到债券业务的风险相对较低,且多通过买入返售资产的方式持有到期,不良率也远低于信贷业务,银行的经营压力也相对较小。 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企业债券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披露严格等特点。对于那些资金流动性强、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来说,运用债券融资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企业债券的发行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符合条件的才能发行。另外,由于银行在债券承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银行在选择客户时会更加谨慎,同时加强风险管控,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