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形式;天干地支是古人建立的一套五行的符号系统。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符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符与五行无关。 古人发现,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排列组合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十分方便。为了记录时间,人们又创造了日历。日历中,一月三十一天的月份以数字标记,而大小月却只能用文字标记——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这样,农历就不可避免地掺进了阴阳历的成分。 为了避免阴历和阳历的冲突,人们在计算月份时采用“置闰法”——每逢闰年增加一个月,闰月的日期按“九春七秋八冬”排列。这样做是为了让农历的大月和小月保持平衡,使得农历年月日的干支排列与公历差不多。
当然,置闰法也不是万能的。如果逢闰年月份数仍然不能抵消,那么就要对前一年的月份数目进行补偿了。这种置闰法和月相没有关系,完全由人为规定,所以是一种“人为闰法”。 虽然“置闰法”能解决大小月不平衡的问题,但无法改变农历年份长度比公历年份长度多出的问题。随着公历中的“闰”字逐渐增多,农历年份中“闰”字的频率也逐渐增大,因此有些年份就显得特别长。如17年和19年。1805年是农历乙亥年,这一年共有384天,而1905年的农历乙亥年就多了2个闰月,共386天。1805年没有农历立春,1905年有两个农历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