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指什么生肖?
“蕾”通假字,通“儡”(léi);“蕾”的本义是:草木花骨朵儿。 肖形字“蕾”,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面部分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下面部分像破土而出的幼苗。合起来表示“花蕾”“花苞”之意。
肖形字“蕾”,上面的“艸”表示花草树木,下面的“屯”像刚出土的小苗。整个图形描绘的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所以“蕾”最早的意思就是形容尚未绽放的花朵——即花蕾、花苞。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始理卉木。”郑玄注:“理,治也。”孔颖达疏:“凡物之初生,皆有花蕾。”“蕾”由此引申出“萌芽”“开始开花”等意思。
《庄子·人间世》:“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视之以目而视之以经。……感而后知,刺而后觉,寤而后行,止而后德。故曰‘德不孤,必有邻’。” “感”的意思是“受感动”。要受到外来事物的刺激才能采取行动或发生意识活动,正如花儿需要阳光的照射和风雨的吹打才能开放一样。人也是如此,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开启智慧之门。如果不加引导任意生长,势必会走入歧途。所以说,人就像未开的“花蕾”,只有经过外界的熏染和自身的修炼,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十二肖中的“卯兔”(mǎo tù)
卯兔——[23点——1点](即北京时间的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
这时太阳虽然已经落山,但人体还未进入活动低潮的时候。“卯”属兔,“兔大”可概括其形象,“卯”字的后一半与兔的下半身非常相似。这时,人们一般还未入睡,精神开始处于恍惚阶段,人身体的内部器官开始进入活动低潮,因此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而应该在室内适当地休息。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中国古人创制十二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以十二生肖纪年和人出生年相配,用来推算人的命运,现在许多人还信这个。但是,生肖是汉族文化圈里的一种民俗文化,并非是中国人的习俗,现在使用的十二生肖名称,汉族文化圈里的少数民族大多不用。
在汉族文化圈之外,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用十二生肖纪人出生年,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还有中国台湾、港澳地区等,都是十二生肖流传的区域。生肖纪人诞生年,与古人的干支历法有关,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十二生肖纪年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