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26画五行是什么?
数,笔画数,在命理学中叫做“天干地支数”。 每个姓氏的起源都有一种或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祖先名字的出现地。比如王姓,其源出有一说是姬姓,周朝灵王太子靖伯履,因避祸迁居晋国,成为太原王氏。这种起源的说法中,必然包含祖上某一代的名字和排行,比如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叫王守礼,第二个人叫王允武,第三个人叫王仲行。。。这样一直排下来。
这些字中,第一个字是姓(受姓始祖),后面的是名,而最后一个字表示排行。整个名字的笔画数就是这个人这一支的“天干地支数”了。 而一个姓氏如果起源很多(这种情况很常见),那么这个姓氏的“天干地支数”就是以最早出现的那一支的“天干地支数”为准。
我在这里用“父系血统传承”这个概念来解释“受姓始祖”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个姓氏中,所有男性的祖先中有一位是他们的血统来源,这位男性被尊为“受姓始祖”,他的名字就代表了这个姓氏的第一个字(姓)。比如说李姓,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大夫公孙侨因为辅佐晋侯有功,被分封于唐(今山西唐县),称唐叔虞。其子燮继位后,把国号改为晋,周王室赐姓李。因此李姓的第一人也就是李氏的血统之源为李姓始祖,即李叔虞。
有些姓氏的“受姓始祖”是一批人,而不是单独指某一个祖宗。这些被作为姓氏始祖的一批人都被称为“始姓祖先”。比如说张姓,始姓祖先不是一个人,而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阳,另一个叫陵。青阳的儿子叫大岳,其子孙以张为姓;陵的孙子叫逸,也叫大昊,也是张姓的一支。所以张姓的“天干地支数”是以这两兄弟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起点,根据父系血统往下排列的。
知道了每个字的笔画数就能确定干支了。假设一个人的姓名为“胡亥秦始皇帝”十个字。“胡亥”这两个字各加一划,变成“胡园亥”,第三个字的笔画数变为13,由《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豫”(音序YU4)卦转为“家人”(音序JIA3)卦。第四个字是“秦”,加一划变为“秦始皇帝”,第五个字“始”加三划变为“始皇帝”,第六个字“皇”加两划变为“黄帝”,第七个字“帝”加四划变为“帝颛顼”,第八个字“颛”加五划变为“颛顼”,第九个字“顼”加四划变为“禹”,第十个字“禹”加三划变为“神农氏”。
从“豫”到“神农氏”,正好六十一步,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六个甲子一天,刚好走完一圈,这一天就是该人的本命日。在《黄帝内经》中称为“甲子”,在《史记》中称为“乙酉”,而在现代公历中则是“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