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转是什么生肖?
倒转是12地支中的最后一个,也就是酉时(下午5~7点)。 十二时辰中,每一个时辰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称为半个时辰,叫做“初、正、末”。例如子时的三个时期:初、正、末;丑时的三个时期:初、正、末。以此类推。 每两个时辰之间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范围内,有六个步骤。这样,一天就有二十四步,一年就有一百四十四次循环。而每隔十五天就重复一次。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日、初二日....等,就是第一个阶段的开始。而到了月中(公历的每月十六日前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所谓“正”,即每个月的正午时分。再经过半个月,就到了月末,也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所谓“末”。 那么,从“初”到“末”,一个循环要走多长时间呢?
以“正”为例,它要经历四个“半”时辰,即三个小时二十分钟。而以“末”为例,则要经历五个这样的时段。“正”比“末”少了足足七分钟!这样,在一天之内,“末”比“正”多走了一倍的时间!而在一月之中,“末”就要比其他时间多走一倍半!
为了在时间上与“子午流注”保持一致,古代人们采用了“插空”的方法。这就是说,如果某个节气(如惊蛰)刚好是在农历月初,那么,这个月的“未”就不在月初了,而是移动到了月末。这种情况,古代书上是这么记录的:“某月在途,隔一日有某月者,此乃时差之误也。” 这里所说的“时差”就是指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造成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在农历上表现为节气的早迟。由于太阳直射点总是由北往南移动,在阴历中,月初的“辛卯”总是在二月,而不是在一月;末月的“丁亥”总是在八月,而不是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