妘字五行属什么6?
“妘”字的五行属性,是根据五音十二律定出来的。 什么是五音? 我们现在听到的声音,都是基频和泛频组合的结果。比如钢琴上一个音和一个键,就能组成很多不同的音高(频率)。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耳对于200-500HZ之间声音的敏感性是最高的,所以这一部分称为“频段”。频段分成好几个部分,每部分一个颜色,总共五个颜色,故称五音或五声。
什么是十二律? 中国古代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得到平均的律制——等比数列。把一昼夜平分为12份,每一个时辰占二分之一;每一小时又平分为60份,每一分钟占三分之一;每一秒平分为50份,每一刹那(一呼吸)占四分之一。这种律制把声音高低不等的元素,全都变成相等的关系。
按照这种理论,把一个八度分割成多少份,就可以把任何声音全都能变成五音的和谐关系。例如一个八度分成48份,则第一个频率是第二个频率的二倍,而第四个频率又是第三个频率的二倍……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间隔都相等,既不会有太大也不会有太小的音符。 根据五音十二律的理论,可以得出“妘”的字义推衍过程。 “妘”本义为“云”的意思。因为“云”字在字形上有点像“分”形,故从“分”得声。 “云”有“说话”“询问”的意思。《论语·乡党》:“子不言不语。”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匀”。
“匀”又有“选择”“分派”的意思。《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就是挑选最美的东西给河神的意思。由“分配”又可以引申出“均布”“匀称”的意思。 因为“均匀”和“分布”都是有“平”的意思,所以“匀”字又加上了“平”。形成一个新的文字——“匀”。 而“分”除了表示“分开”“分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名分”“身份”。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特定的名字和大体的出身界限。如《周礼》:“命妇官其爵号。”就是说,根据命妇的身份和地位来定她的名字和称谓。由此引申出来“本分”“职分”“专司”这些含义。 所以根据五音十二律的理论,“分——云”属于“阳声——阴声”的转音序列,发音从上声转为去声,语调由高变低。而“均——匀”是属于“入声——去声”的转音序列。语调由极低,变为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