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智的投资?
投资,要理性的看待,合理的控制风险与获取收益之间的关系。 不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的存在性。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如果你想要的收益是10%,那么可能你要承担的风险是20%(这里假设无风险收益率为0);如果你想获得5%的收益,你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是2.5%,以此类推……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寻求收益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人们通常会过度乐观的估计自己的投资能力,并且低估了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对风险的客观认知水平,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资产进行配置。 如何认识风险呢?我为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易懂的法则——“标准差” 举个例子:假设某基金在过去一年的收益如图所示: 图中显示了该基金的收益情况,如果我们按年取收益率的话,去年的收益率的确可以高达43.9%,令人惊艳。但是如果我们按月取收益率的话,会发现它其实有8个月的时间收益率为负值,最大的一次亏损达到26.3%! 而这样的“过山车”行情其实在历史上并不算罕见,如2015年中的牛市和后来的股灾、2016年的熔断以及之后的反弹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风险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的话,很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被“打脸”。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这支基金的过去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9%,同时过去10年的标准差为15.9%。也就是说,这只基金每10次投资其中至少有7次的盈利率位于0~7.9%之间,且至少有一次的盈利率低于-15.9%。
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合适的资产应该是风险比较低且收益比较稳定的类型,类似于基金里面的“固收+”产品,这类资产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大概也就6%~8%左右,但风险极低(在发生破产的概率几乎为零)。 对于一些想要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我们可以为他们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类”资产,但是这类资产波动大、收益不确定且可能发生亏损,应该在整体资产配置中保持较低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