蛱字是什么生肖?
“蛱”字有“鸡”“蛇”“凤”等字形,而与“凤”相关的字形变化则体现了古人对“凤”的认识过程。 《说文》小篆“凤”字作“”形甚美,许慎解释为“神鸟也。瑞应鸾皇,王母乘之。”可见,在古代人们认为的“凤”是一种美丽的鸟且只有雄雌之分(雌性叫“凰”)。 汉代人觉得“凤凰”这个名称不够好听,于是造了一个新字“鳳”并专门用来指代雄雌同形的凤凰——这就是今天“凤”字的来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鳳,神鸟也。天老曰:雉,鸡属;凤,神鸟也。”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鳯”字就是一个构不成独立意义的符号而已——“凤”字中的“又”表示“象形”,但整个字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了。 在东汉,人们已经发现这样造字很不通了,于是有人提出应该把“凤”理解为“鳳”或“鳳”,即“凤”是指一种雌雄异形的神鸟。然而这样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推广。
三国时期,魏国张揖著《广雅》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凤”有两种,即“鵷雏”和“凤皇”: 《广雅》中的“鹓雏”就是今天“鸳鸯”的意思。从字源上看,“鴛”是“鸳”的古字形,而“鸯”则是“鴦”的古字形。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普遍接受了“凤”有两个意思的说法,并且用“凤”和“鳳”来分别指代两种神鸟——用汉字构造理论来说,这已经是“形旁为声旁所兼”了: 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就有“凤”和“鳳”的分殊: “凤”指雄雌异形的神鸟,而“鳳”则专指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