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斜视能治好吗?
孩子4岁时,我第一次发现他的问题。当时带他去检查眼睛,医生说孩子眼睛有散光、斜视,让抓紧配眼镜矫正。可是孩子戴上眼镜后,一个度数150,另一个度数200,还是看不到。 后来,又换了一家眼科医院,医生看了之前验光单说,孩子度数太深,戴框架眼镜很难矫正视力,建议我们考虑OK镜(角膜塑形镜),晚上睡觉佩戴,白天摘掉后可以拥有较好的裸眼视力。
于是,我给孩子配了OK镜。刚开始戴时,确实有效果。孩子的视力从0.6上升到了1.0,我们就坚持每晚佩戴OK镜,直到第二天凌晨。 可好景不长,孩子戴OK镜不到一年,就出现眼睛红、痒的情况。去医院就诊时,被告知孩子已经得了角结膜炎,必须停戴OK镜,否则眼球有可能因此损坏。 我们停止佩戴OK镜,每天两次滴抗生素类眼药水。一个月后,孩子眼睛的红肿消失,但近视却增加了100度。
此后,我们几乎带孩子跑遍了北京的所有眼科医院。大夫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说要手术治疗,有的又说不可行。最后,一个孩子同时配两副眼镜,一只戴框架,一只戴OK镜,就这样维持着。 现在孩子上了高中,学习紧张,用眼增多,两只眼睛的度数都涨到了800度,并且开始变形、凸出。 去年,孩子告诉妈妈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经检查,孩子的双眼已经高度近视伴废用性斜视,建议尽快手术。可是孩子才上高二啊!我们不敢贸然手术,便开始为孩子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孩子每天坚持做20分钟的训练,并佩戴棱透镜(可缓慢放散瞳剂,使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孩子的眼睛终于有所进步——可以佩戴渐进镜片,看远看近都没问题了。 我很高兴,以为孩子的眼睛终于有了办法。 但医生的话让我心里一沉:“孩子的眼位偏斜虽然改善了,但是双眼视功能并没有完全建立,如果以后训练不当,还有复发的可能;而且孩子已经有比较严重的调节滞后,将来得干眼症的概率会很高。”
什么是调节滞后呢?简单地说就是眼睛调节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聚集物体上的焦距。而干眼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睛干涩、容易疲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听到医生的话,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孩子才10多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可我怕再多的治疗也挽回不了他眼睛的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