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么多人足球6?
因为在中国,足球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它已经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变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的综合体 首先说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它的竞技性,科学性和对身体的伤害程度在世界上仅次于橄榄球,而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智商又高于其他集体项目,因此可以说足球是一项很讲究素质的运动,不是人人都能玩得好(像篮球一样容易上手)。所以从体育的角度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的足球水平只能维持在低级别联赛和地区级比赛中? 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没天赋或者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建设不到位,足球发展不均衡,中高级别的联赛不发达导致优秀球员缺乏足够的比赛和锻炼机会。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普及程度的限制,很多非足球专业人士对这项运动的认知和理解都停留在足球小将,健力宝军团,超白金一代的层面。
其次说一下对中国足球影响最大的因素——青训。说到青训就离不开足球圈和外行的看法。 在中国,从事专业足球训练的青年才俊,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足球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选择走专业的足球道路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他们的家庭有足球背景或资源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其二就是他们在其他升学路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选择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进入大学。
对于前者来说,这些从小就在顶级联赛和中超中甲俱乐部培养的青少年球员,他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天赋和潜力,加上从小接受的专业化和体系化的训练保证了他们在足球基本功和能力上的先进性。但是往往他们缺少的是参赛经验和战术素养的培养,如果一旦进入专业梯队并逐步上升至职业队,这种经验和战术的缺失就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呈现出水平上的差距。 对后者而言,他们虽然先天资质有限,但是如果经过良好的青训体系培养,加上足够量的比赛锤炼,只要方法得当,同样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球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英超效力的威根前锋武磊,他就是因为自己在当地足校的训练和学习成绩出色而被上海崇明根宝足球基地看中,从中乙到中甲再到中超,一路培养下来,才有了如今在顶级联赛效力的武磊。
当然,除了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高天赋的苗子外,充足的参赛量和系统的战术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足球现在青训力量的薄弱和各级联赛的孱弱息息相关,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应该是青训最重要的基石和建设载体。
最后说说中国足球的外缘因素。 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乒乓球羽毛球外,篮球排球,包括以前的中国棋手在四大项上创造的辉煌纪录,都可以说明我们是有能力也有条件培养出一流水平的运动员的。 但问题是中国体育是行政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要围绕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这样的大赛安排实施,这就使得我们在选拔运动员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困难。举个例子,同一项目不同级别赛事的排名积分如何换算?是依据决赛阶段的名次还是小组出现名额?如果是依据决赛阶段的成绩的话,那半决赛输球的球队是不是就直接剔除在外了?.....如此繁琐的选拔机制不仅是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影响了那些本来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参加高档次的赛事,因为能够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让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长期游离于系统之外。 最后想说一句,任何一个运动的开展都不可能像1+1=2这么简单,它涉及到很多元素和人群,中国足球的现状绝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个部门可以单独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