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主题的美剧有哪些?
《体育行业观察》的编辑马德兴,曾列举一系列国内体育媒体人进入“职业化”过程的例子,包括他自己以及王晓诗、董路、陈亦尘等。2017年6月,丁彦雨航与雅虎体育正式签约,成为第一个“走出去”的中国球员,在海外知名度大大提升。
而除了赛事转播、线下活动和网络互动外,体育文创产品开发、体育旅游等多元发展,也呈现了极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一批以体育为主题的影视剧也相继问世,最典型的就是近两年以体育人为主角打造的网剧,涵盖体育记者、体育经纪人和体育主播等多个群体,在爱奇艺、搜狐等视频平台均获得不错口碑和收视率。
“体育是中国特有的,有非常成功的传统,但怎么把这些传统更时尚、更主流地表达出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融入其中,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高志丹在2018足协杯决赛结束后谈到。
网剧《体育教授》的编剧之一、前足球记者金仲滨认为,“现在人们接触到体育,更多的是世界杯、欧洲杯,以及体育影视剧。其实,很多体育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他们值得被记录。所以写网剧《体育教授》的灵感,就是希望把老一辈体育人的故事讲出来。”
除了网剧《体育教授》,还有《乒乓》《黑怕篮球》等一系列体育网剧涌现,记录和展示的“小众”体育运动如攀岩、自行车等,关注度相对较低,但仍有不少网剧试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事件,对当代人的思想产生影响。
实际上,我国一些电视剧本身,就曾对国民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90年代,王晶执导的电视剧《肥猫正传》《肥猫上街》,由郑则仕等人主演,曾获得国际健康电视节奖。电视剧讲述了肥胖的富家子阿虫,由于暴饮暴食致肠胃炎引发心脏病,在经历了人生巨变后感悟到生活真谛后蜕变成强壮青年的故事,塑造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个积极影响人们生活的健体明星形象。
“体育主题影视剧发展多年,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看,受关注程度较低。”马德兴认为,当前中国体育产业还达不到火爆的程度,体育主题电视剧也不能成为热门。这既有体制问题,还有文化传统的影响。
体育主题的影视剧怎样抓住观众?金仲滨认为,“体育是一种暴力的宣泄,宣泄完之后还要回来遵守游戏规则,这是现代体育所提倡的。把体育暴力的两面用影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应该是体育影视剧的趋势。另外,体育影视剧还可以记录当代人思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