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何出资产新规?
当前市场中资管业务的混乱现状,使得部分资管业务和表内业务混淆,风险难以真正隔离,刚性兑付使风险向银行转移并逐级放大,滋生通道业务带来多层嵌套,加剧跨行业、跨市场风险,拉长融资链条,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尤为重要。因此自2016 年4 月人民银行首次提出资管新规开始,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对资管业务进行统一监管。2017 年11 月三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向142 家金融机构、相关部门及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过3 个月整理,央行在2018 年4月正式发布资管新规。
本次发布的正式文件,和之前征求意见稿相比,并没有全面放松,而是对部分条款要求进行了微调,包括:给予18 个月过渡期,且公募资管产品可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符合资管新规第一条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等。整体而言,资管新规短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造成存量和增量理财资金的萎缩,信用冲击导致流动性风险和市场利率上升,但长期而言,有利于打破钢性兑付,降低无风险利率,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和融资的期限溢价,回归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本质。同时,随着资管新规逐步落地,有利于国内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为权益类市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