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认购证值钱吗?
先来看看这些票子是什么时候发行,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1980年7月25日,中国首次公开出售股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用“上证”、“深证”作为简称; 1984年1月成立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同年11月1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00万股; 1986年9月和11月,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和南京化学纤维股份公司分别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两家公司成为当年中国股市中的两只“大盘股”; 1987年中国首批上市公司共有6只,分别是上海飞乐(SH:600651)、飞乐音响(SH:600651)、上海汽车(SH:600104),延中实业(SH:600601)、爱使电子(SH:600652),金陵股份 (SH : 600650); 1988年起中国证监会开始批准公司上市; 中国股市真正的起步于1984年的上海飞乐音响发行。到1990年底,国内上市公司的数量为9家。 这批上市公司大多是当时政府下属的企业改制而成,主要功能是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筹集资本金。当时的证券交易还处于“试办阶段”。
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们或许很难想象当初的股市是多么单纯,几乎就是一帮国企老板和政府的游戏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987年年末,也就是著名的“1987年大崩盘”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因此也没有形成所谓的投资文化。股民们大多只是抱着投机的心思去买股票,指望股价不断往上炒,然后赚一笔钱。 “炒股”在当时还是个非常文雅的说法。人们把买进卖出叫做“倒仓”“炒”或“玩”股票——这个说法现在还在广东等地流行着呢。由于没有庄家和券商,那时候也不管什么涨跌停板。每天收盘后股票的价格都是自由定价,甚至有时连当天的价格都查不出来。这种情况一直到1986年才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