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有什么景点?
1.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铁狮子胡同2号 原北京鲁迅故居,是近代文学巨匠、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地方(1924年7月—1936年10月),馆内展出了大量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献资料、著作译著、手稿笔记以及遗物等。该建筑建于1915年,系袁世凯总统府时的总务司长周自齐的私人宅邸,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设计,中国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坐北朝南,大门居中,三进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院。第一进院为西式门房和花厅;第二进院为主人居住的东、西厢房和后罩房;第三进院为主人使用的正房五间。
2. 北京郭沫若纪念馆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186号 郭沫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毕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科学文化工作五十多年,在文学,史学,考古,古文字,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开拓了革命现实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他的文学作品至今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广为流传,受到重视和研究.他所主编的新建的古埃及文学丛书和新编的希腊文学丛书,在我国外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对古文字学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并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他是我国史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在古代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者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古代与社会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驰名于世.这些丰富的学术成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他又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他的事迹和业绩将会永远载入史册,被人们怀念.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学者,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提议,中央决定在北京建成以郭老生前长期居住地命名的"西城"街道(即“西单” “西四”),还特地在西四南大街上为郭老盖了一栋两层楼房作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工作和生活用室--“沫若馆”.
3. 中山公园 北京中山公园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园林,始建于19世纪末,原名“庆龄公园”,1914年落成时,孙中山先生亲题园名。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它坐落在紫禁城(故宫)南面,与紫禁城同宗同心,南北呼应。园内古树参天,花草繁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金碧辉煌的建筑群镶嵌在幽雅清丽的园林之中,融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与现代造园的精巧技艺于一体,相得益彰。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花卉展览,四季鲜花不断。园内设有儿童乐园及老年活动中心,是首都重要的公共游览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4 .恭王府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毗邻宋庆龄故居,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瑆、奕訢及光绪皇帝的住所,后被辟为恭王府及慈禧太后住地。现存建筑多为嘉庆年间重新建造,是清代北京城占地面积最大的府邸。恭王府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恭王府从建邸到毁去部分建筑至最后被分拆出售共经历了250余年。据记载,恭王府前后两次被抄没变卖,一次是因和坤获罪,一次则是因恭亲王奕欣参与“戊戌变法”而遭朝廷斥责所致。现恭王府已修复了大半,仅正殿和后殿尚未修完。 5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坐落于紫禁城西北側,距西华门仅数百米,与紫禁城隔长安街相望,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雄伟、最精美的皇家佛寺,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建寺院中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北海公园有五座牌坊,分别是临水和山、白塔山、云涌松涛、琼岛春荫和永安桥。其中永安桥是北京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北海标志性景观。 6 天坛公园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占地约270公顷,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斋宫、回音壁等。天坛公园内有大型古典园林——神乐署,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帝王祭祀音乐专署。天坛于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名录。天坛在规划设计上有其独特之处:它不依地势而建,而是背倚京城南临玉河另筑一垣围合而成,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圜丘、祈谷二坛建在一南一北两座高大的圆形土山上,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圜丘、祈谷二坛的主要建筑均居中向阳、向正南方向布置。这种布局不仅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而且反映了古人天人感应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