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纳音和五行的区别?
1、干支,是历法的基本元素之一。古人把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用来记录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2、古代有六种纪年方法:帝号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岁星纪年(十二星次)、太岁纪年(六十甲子值年太岁)、气数纪年(九星连珠等)。其中干支记年和太岁纪年是通用最多的两种方法。现在人们说的干支纪年就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例如农历己丑牛年,即公元2009年。其中的“己”为干支纪年用字;“丑”表示农历的年份为牛年;公元2009年为公历纪年,用阿拉伯数字标记。所以这年的干支纪年为己丑年。
3、那么什么是纳音呢?纳音就是把干支纪年中的天干地支当作两个不同的乐器,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演奏出来所发出的声音进行分类。比如一个音乐家听了一首曲子,觉得很好听,就想把它记录下来,于是他就根据这首曲子的演奏方式以及它的旋律节奏给它分成了若干个类型并做上相应的编号,以便以后检索之用。这里的这个乐曲就是用干支来表示的。而五行则是一个大类的总称,金木水火土只是这个大类里的几种比较典型的代表而已。也就是说每一类都可以包含不止五种物质或现象的。
4、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什么叫以类取象的问题吧!我们知道,纳音是以五行作为标准的,因此每个干支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比如说甲木属阳木,乙木属阴木等等就是这样划分的了。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干支之间的五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再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后才能下结论啦~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差异不会太大哦~因为毕竟它们都只是同一个五行大家族里面的成员嘛~~~ 所以我大胆假设了一下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划分的话应该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甲=木丙寅丁亥戊辰庚戌辛亥壬申癸酉 乙=水丁卯戊子己丑辛未癸巳甲午乙未 丙=火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 丁=金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 戊=土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 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