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房阳台就是大门吗?
其实题主问的应该是阳台,而不是所谓的“套房”、或者套房里的某个空间。 不过从描述来看的话,估计说的是后者——毕竟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阳台”上。 所以这里姑且先按“套房中的阳台”来回答好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 在建筑术语中,通常所说的阳台指的是“凸出建筑物外的悬挑台,或没有围护结构的挑廊”[1]。
而“大门口”则一般是指“房屋前端的入口通道,常比房屋本身高些”(《现代汉语词典》);或者“房子的大门。泛指出入口”(《新华字典》)——显然两者在概念上是根本不同的! 所以“房间的大门口”和“套房的阳台”怎么可能会是同一个东西呢? 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阳台”这个词在中国古代也有应用(而且意思也跟现代差不多)。例如: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炊.虽延陵季子何以易之?"
杜预注:"析骸,析人之骨而炊之"(见《汉语大词典》); 唐·元稹《上李中丞书》:"仆因得窥其堂宇、窥其居室、窥其门屏,及诸外间出入之处。 ……仆观此,则知李侯为政之道与夫居身之所务者矣。 至如植槐树于庭以荫朝客; 造连檐复道以通左右之厢;筑曲室以为藏书之所,辟阳台以为眺望之所。"(见《全唐文》卷四九○) 以上两例中的“阳台"均指“房屋前端的入口通道”——这跟现代的含义也是一样的。 总之,题主所提到的这个所谓“套房”,大概是个比较老旧的房子了。 而这样的老房子,其建筑设计往往都不会很规范。因此出现一些怪现象也是正常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觉得可能还是由于旧式房子的设计者、以及使用者对住宅的理解不到位所造成的吧。 因为中国自古就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在住宅设计上多注重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这种传统思想受到了强烈的挑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住宅应该具备其他功能,比如说通风采光等等。因此才有了现在这些追求开放通透、甚至不惜拆掉阳台来扩大室内空间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