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五行属什么?
罗(luó)姓源出有五: 1、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夏朝时,有一个诸侯国叫缯国(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东五十里),国君的庙号叫“罗”。其后人遂以罗为姓。 2、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路史》等所载,夏朝另一个诸侯国叫杞(在今河南省杞县),建有一个城邑,周武王灭商后,封杞惠伯彦于邾(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建立了邾国,亦称邾子国。其后代中有君王字子罗,于是其后世就以罗为姓。 3、以国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二》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封帝舜之时赐禹的孙刘累之后于尧封地陶(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二十里),是为陶唐氏。刘累后裔中有一支受封于罗邑(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建国号为罗,其后世子孙就姓罗了。 4、春秋时郑国有大夫食采于罗(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四十五里),其孙曰公子突,任宋国司徒,突之曾孙羽父率宗庙之迁于鄢(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十八里),仍奉罗为之姓。 5、出自他姓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三》所载,汉朝时有南郡太守程晓,本姓司马,因司马氏犯法,被没入宫为奴,改名为程晓;又晋代有个河南尹张翰,字季鹰,他的祖父张茂度,本姓王,随母姓张;唐代有个李承简,原姓苏,名简,因避讳唐宪宗李纯名讳,乃改名为承简;元代有张德润,其先世由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迁至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父名彦晖,因慕诸葛亮之为人,故改为诸葛晖,而字德润。以上诸人,虽姓有所不同,但是皆为名人显臣,世代流芳。 其次,根据姓氏学的理论,姓氏之区分,原本姓属母系血统所传承之家族符号,氏属父系血统所传承之部落符号。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姓表示血统一脉相承关系,氏表明不同血缘群体之间区别的特征。所以姓明确显示的是母系血统的来源,氏则明显标示着父系血统所传之特殊形象。
姓主要承载了母系血脉延续的信号和功能,而氏则着重记录了父系血统传承的身份标识。所以从姓到氏,其实是一种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性别分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男性主导地位强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