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有哪些?
维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名L-抗坏血酸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微量营养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不论任何年龄、性别或种族,每天应摄入1.5g~2.0g的维生素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每天服用1000mg维生素C。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年人(非孕妇)每日维生素C适宜摄入量为10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500mg;孕妇和乳母每日维生素C适宜摄入量为13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1][2] 维生素C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能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醚、氯仿。对热、碱剂和一般有机溶剂均稳定。维生素C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营养需要的维生素C大部分由植物提供。 目前已知的维生素C来源有数百种之多,比如蔬菜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肉类、谷物、乳制品和鸡蛋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人工添加维生素C也可以存在于很多食品中,如酵母、酱油、腌菜、醋、果酱、果冻等,甚至方便面和维生素泡腾片中都有添加。虽然天然食材是其主要来源,但是通过正常饮食,一般不易缺乏。 维生素C是人体需要总量最小的营养素之一,只需一天摄入6~12毫克就能满足生理需要。由于人类个体差异较大,同一年龄段的人其身体情况不同或者同时食用的其他食物不同,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故此没有绝对安全的剂量。目前对于正常人补充维生素C的最大剂量尚无明确的规定,而仅有一些建议:①口服给药时,每次1000~2000毫克,每日三次,连服三个月;②注射给药时,初始剂量可为每次500毫克,以后每3天增加500毫克,直至总剂量达4000毫克为止。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起到抗炎作用,还可通过调节血清素水平发挥镇静作用;此外还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并可能阻断致癌物的形成,从而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