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怎么上去?
首先,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想说,上到顶部的观光厅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虽然价格不便宜);其次,作为一个建筑师,我想说的是,这座摩天大楼的设计和建成,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中央活动区的核心区,毗邻人民广场和静安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高度632米,共127层。
由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卡拉奇设计,于2008年开始规划立项,2014年竣工。 作为超级摩天楼,它的垂直交通系统的设计也很奇葩——采用了“直梯+扶梯”的形式,这在超高层中是很少见的。 在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总共六层的商业用房中,设置了五部电梯(包括一部消防电梯),这些电梯直接通到大堂的地面。在大堂的上方,还有一个用于人员疏散的安全口。而在第59层的观光厅入口,也设置了一部电梯。
在这些电梯内部,为了节省空间,采用了侧向开门的方式。由于电梯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晃动,侧开门会比一般的直开门更加晃悠一些。乘坐这样的电梯,感觉确实不太舒服。 但是,最令人生理不适的,还在后面呢。 从地下的停车库到地面的商场,以及写字楼的办公室,所有的楼层都没有安装普通电梯,而是全部采用钢缆索道车作为乘客专用交通工具! 所谓的钢缆索道车,也就是大家平时看到的缆车,只不过这里的缆车是完全封闭的,而且速度非常缓慢,每层楼之间还要停靠多次。
这种形式的交通工具,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很难想象。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坐的缆车,都是敞开的,而且在中途还会停下,让游客下车拍照。不过,现在这种开放式缆车早已淘汰,现在大都为封闭式。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这样一座超高的大楼,为什么没有采用自动扶梯?要知道,像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32米高)、台北101大楼(599米高),虽然在结构形式上与上海中心相似,都为超高层建筑,但他们在解决人员上下楼的问题上,都采用了自动扶梯。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发现造成上海中心和这两座大楼在垂直交通设计上不同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们所处的地块形状的不同。 据说,上海中心的这块地是个三角形,而其他两座大楼的基础,是建立在正方形的地块上。
出于对结构的稳定性考虑,三角形的地块难以设置竖向交通设施。还有专家指出,因为上海中心高达632米,超过目前中国国内所有建筑物的楼面高度,如果采用升降梯,会对建筑物本身造成很大的震动影响。 最后想说的就是,虽然这座大楼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如果你想体验一下特殊的人生经历,那么你可以在周末带上你的家人和朋友,乘着一部电梯直达顶部,花上一百多元,换取一段美好的回忆。 当然,你也可以在工作日独自一人去顶部散心,或是和同事们一起观赏上海的全景。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上海中心在双休日会闭园维修,请大家注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