锽字五行属什么?
1、根据《康熙字典》,“锽”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2、根据《说文解字》小凡篇六,“锽”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下面分别予以解释说明。 (一)《康熙字典》的解释 据载,《康熙字典》收汉字47035个,其中部首查字法有6189个字型。 “锽”字在《康熙字典》的首部查字法的字形当中,排列在第3908位。其对应的页码是“酉集上”“羽字部”的第一个字。 查阅《康熙字典》的“酉集上·羽字部”,可以发现这一部的第一个字是“鸡”字,而“鸡”字的页码是291,“鍠”紧跟在“鸡”的后面,所以可见“鍠”排在第3908位。
为了便于查询,把《康熙字典》的“酉集上,羽字部”的第一栏内容复制在下面。可以看到“鍠”字所在的内容的第3行第4列,即这个部中排第4个字。
《康熙字典》中的每个字都有相应的拼音、繁简字体、字义等项内容。我们再看一下“鍠”所在的“酉集上·羽字部”的第一行的第一栏内容,可以找到“鍠”字的字义。
上述内容中,《康熙字典》把“鍠”的字义解释为“击乐器也。从羽,王声。读若桓。”同时,还给出了两个“鍠”字的音变规则: 一是不定冠音,“读若桓”的意思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遇到“鍠”这个字,一律都假借为“桓”音。这是古汉语当中常用的读音变化规则之一——“遇”音。二是阳去归去,也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去声”的读音。 据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用现代语音学的方法来分析“鍠”字的韵母和声调,那么它所具有的声母是“w”,复元音韵母是“uai”,声调是去声。这样书写出来的形如“wuaɪ̯ɡ”。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字典》所采用的文字学分类体系属于“六书”之一的“象形”,也就是说“字”这种符号是“象形”而来的,因此它的造字方法是“象形”。但是“字”所表示的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能直接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于是古人就采用了“以意为之”的方法给这些抽象的概念符号赋予实际的声音标记。这就是古代汉语的“意符+音符”的造字方式了。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字叫做“形声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用现代语言文字学的观点来看,“鍠”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声符是“王”。 二者结合,“王”作为声符,标注了“鍠”的字音。而“羽”作为形符,显示了“鍠”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