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古人用玦表示“绝情”与“断绝”义,如“断袖之癖”“刎颈之交”“割袍断义”中的“断”字,都指断绝交往之意;又如《礼记·檀弓下》的“君赐食,饭于牖下,酒于席上。君没,食于牖下,酒于席上。”意思是说国君死了,在窗户下面吃饭,在酒席上面饮酒,这是古代丧礼中,亲友哀悼时所行的礼仪——饮食也只有在葬礼上才如此清苦。
可见,古人是把“玦”字与“绝”字联系起来的,所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玦,环之有孔者。一曰佩玦。”这里把“玦”解释为“环之有孔者”是对的,但是认为“一曰佩玦”的意思是“一种叫做‘珮’的东西是戴在腰带上的饰物”就错了。因为“珮”字在古代是指各种系在腰间的带有装饰性的玉器——《礼记·玉藻》里有“大佩”和“小佩”之分,这里的“佩”就是指佩戴的玉器。
由于古人用“玦”来表示“决绝”的意义,因此人们常常用比喻的方式把自己的心像玉器一样与自己爱的人分开——“弃如敝屣”(将自己心爱的姑娘比喻成破烂的衣服)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将内心里的羞怯和不肯轻易示人的心事比喻成半掩着的琵琶)即是形容这种状态。
玦,甲骨文字形像一耳环,但开口,表示本义:一种装饰性玉器,环形,有缺口。古代玦和环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玉环之圆寓意人事圆满、人和事均圆满,成双成对佩戴者表示承诺、忠贞、圆满、团聚之意;而玉玦之缺则寓意人事破裂、人欢事衰,成双成对佩戴或以环相赠,则表示人分、事离、和衷尽、欢颜绝。玉环是生前的喜事用玉,玉珏是葬礼的用玉。
按《汉书》云"玦,分开也"。《白虎通》云"玦,决也"之说,玉珏寓意人事不谐,是预示人和事的结局、人分和事崩的不祥之物,这与玉环所代表的喜玉的性格大异其趣,是人生最大的反意玉。
戴法:古代男子多戴于右侧,而女子多戴于左侧,也有不少例外,据出土文物考证,男子也有戴于左侧的。如: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金丝玉珏,就是戴在左侧。
配色:古玉以青、白二色为佳,黄、墨次之。玉珏的佩用颜色是丧礼佩玉色。玉珏的配色一般与丧文化有关,常与墨绿、月白、灰黑等重色相配。
玉器的种类繁杂,所指不明,大致是按其形状及用途等区分为琮、璧、璜、环、璋、琥六大类的。在古代,玉器主要应用在礼仪、丧葬和装饰等方面,其中尤以夏商周三代为最重要,此后用玉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用具和佩带装饰等方面。
金玦:质地为黄金,多为汉代所出,多出土于新疆,有较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玉玦:质地为玉石,多以和氏璧雕刻而成,历史较久远。
“玉玦”代表决然割断之意。古代的王侯将相在佩剑上悬挂玉玦表示刚毅铁腕。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玦”字首次出现在兵书战策当中。项羽的谋士范增,屡次举玦示意项羽下决心杀刘邦,但项羽却默然不应。
玉,五行属金,玉在五行中所主的正是金的品质和属性,即刚毅、智慧、坚韧、诚信、廉洁、稳重、无私、博大、温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