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何文田?

韶茹香韶茹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港铁未通前,往新界东部的乘客要坐小巴或大巴前往油麻地,然后再转乘巴士去西九龙。 港铁开通后,由铜锣湾或湾仔到上环只需两站,到油麻地只需三站,而到西九龙只要四站。同时由于是地下穿行,不必担心日晒雨淋。因此客流量急剧上升。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从北角至红磡的线路,即当时著名的炮台山隧道,却在运营过程中问题多多,经常发生故障和意外。这个隧道长约3.5公里,是香港第一条实现完全自动化运行的地底铁路。

1970年2月14日,炮台山隧道发生一起重大事故,一辆满载石块的开挖车辆突然失控,冲出轨道,砸向正在行驶的一列火车,造成52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这也是香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铁路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工程师们发现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大量的废气没有排出,造成有毒气体积累,导致事故发生。虽然事后进行了完善,但炮台山还是留下了“危险地段”的坏名声。 这条线因位于香港岛北部,被称为北大圈;与之对应的是南圈,指连接铜锣湾及湾仔的两条路线(中环线及港岛线)。

因为北圈是地下通行,不会遇到红灯,且直线距离短,故速度较南圈快很多,由此引来不少争议。为了减少北圈的高速引起的矛盾,1982年至1986年间,港铁将北圈服务时间缩短了近一半(早高峰由7点至9点,晚高峰由5点半至8点)。

牟敏昕牟敏昕优质答主

九龙何文田,这个在1976年已提出建于太子站东面支线中途的港铁车站,终在34年后动工。新发展区内的巴士总站会迁往新建的巴士隧道前往沿线各区,车站上盖更有7套政府组屋。

何文田站于1976年已写进当时的拟建地铁北干线,即现时旺置线的支线,位处太子站东面和油麻地站之间。港府在1977年向立法局申请拨款兴建北干线,但因立法局只同意兴建主干线而非支线,北干线没有继续发展。

直到2010年,随着油尖旺区成为超级大区,需要将交通更均衡分配,政府在当年的施政报告宣布,计划在油尖旺区建造一条长约2公里、横跨6条现有线路的海底隧道,以舒缓区内交通挤迫情况,并会在海底隧道内建设铁路连接现有的港岛线和观塘线。工程将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东隧工程)在东九龙兴建连海底隧道的巴士和铁路双层走廊,工程包括兴建一条长约1.5公里、双程三线行车的海底隧道,以及在铁路走廊兴建一个港铁站(即何文田站),工程目标于2018/19年度展开;第二阶段(西隧工程)在西九龙兴建巴士走廊连上盖道路,工程于2019年展开。

东隧工程中,港铁何文田站位于新建发展区的中心地带,设于马鞍山快线红磡站和港岛线观塘线旺置线太子站之间的巴士总站的巴士隧道内。车站位处巴士隧道中间的位置,由于巴士隧道在行车道之上,港铁何文田站将会成为香港唯一的“上盖铁路站”,上盖更有数幢政府组屋。与香港大部分铁路站不同,由港铁公司兴建运营的何文田站,车站物业部分将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房屋协会发展,上层是政府兴建的公营房屋,上盖物业总楼面面积约14,860平方米,包括约2,600平方米的社区设施空间和4,650平方米的非政府公屋单位空间,以及7套约7,610平方米的“港人首次置业”单位。

据港府在2011年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巴士总站迁往新建的巴士隧道前往沿线各区。另外,东隧的双层走廊会在弥善东道和柯士甸道交界设出入口(近崇光百盛大厦),西隧的巴士走廊连上盖道路,由旺角道起至维园道休憩用地为双程三线行车,然后双程分流,西行线设维园道休憩用地,东行线连接九龙道。

何文田站将会成为香港罕见地连接现有线路的“中途站”。此站位于何文田常乐道,毗邻何文田游泳池,邻接九龙窝打老道。地铁规划之时,何文田大部分为农田和政府物业,附近只有“宝成花園”这一幅私人发展项目。地铁公司原意于1989-1990年间兴筑此站,配合政府发展此区成为人口25,000人的“新市镇”,并将附近一条由太子花园街伸延至黄竹坑的未建成道路定名为旺置线上的铁路(“地铁道”),以示肯定日后落成。后来地铁公司和政府在1991年决定先发展太子侧的红磡,何文田的发展计划遂告搁置,地铁何文田站亦告延期。随着红磡发展完善,政府近年遂决定再推动兴建东隧工程。

若以香港第一代地铁站为比较对象,香港第一代地铁车站中,旺置线上的石硵树和马鞍山路两站亦有类似情况,同是兴建于新辟市镇中途,然而与何文田不同,当这二站规划之时,石硵树和马鞍山附近已分别有新屋村和海丽邨落成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