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年五行是什么?
纳音五行,是古代八字算命的一种方法。它以五年为一个循环周期,将天干地支分别用五字排列组合,每一组合对应一种五行。如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以此类推。 戊辰年的戊属于土,辰属于土,所以整个年份的五行属性为土,这属于纳音五行的理论依据之一。 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说明这个年份为什么属土呢?难道就没有其他解释了?
当然有!且听我娓娓道来。 在古书上有这样记载“辰戌丑未四墓库,辰中带水,墓中藏金”。 什么是墓库? 古人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照相生相克的关系紧密联系,十干中的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五阳干具有生长发越的特性称为阳支;而乙丁己辛癸五阴干具有涵养蓄积的性质被称为阴支。因此阴阳配合,天干五行就可以依次排序。 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和壬水是阳干,它们的墓地就是阴干。即乙木、丁火、己土、辛金和癸水的安息之地。换句话说,这些阳干的沐浴、冠带之地也就是这些阴干的墓地。
例如壬水,它的阳干是庚金,庚金的墓地是辛金,所以庚金为壬水的伤官,辛金即是壬水的正印。又因乙木在壬水的长生之地,所以辛金是壬水的正妻。(详见《渊海子平》) 由此类推,戊土的正印是辛酉,沐浴是乙卯,墓是癸亥。也就是说在这个年份里,辛金司令,戊土居沐浴之乡,又有癸水汇入,故此流年五行属水。
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这年五行属水,为啥农历四月又会爆发干旱呢?岂不矛盾?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农历四月虽然是癸巳月,但实际上该月的天干癸水只是虚透于天干之上,并不能真正克地支之火。而且在农历的四月份,金水之力都不旺,无法完全克制地支的火焰。到了五月份,戊午月,天干透出戊土,得月令之势,加之坐支为火,完全能制服天干之水。所以在农历四五月之间,即使逢水,也是飘浮不定,不能浇灭火焰。等到芒种过后,进入丙申月,干支生助,火势更炽。故此,在农历四五月之交,即便有雨,也属无根之水,难以湿润大地。只有到了立秋之后,水气渐盛,才可能熄灭大火,滋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