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属五行什么属性?
《辞海》中关于“铭”字的解释为: ①金属器皿或其他物体上的铭文,简称“铭”; ②比喻值得记述的事迹或感人的言论:永载史册。 ③同“名”。 我们通过查询《康熙字典》得知“铭”字古读音为míng。 查《说文解字》发现“铭”的本义是铸、刻在器物上记述功德的文字。段玉裁注曰:“铭者,自名其器之称也。凡器之有文字者谓之铭。” “铭”最初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要求记叙事实清楚,文笔简洁流畅,用以褒扬德行。随着时代发展,“铭”从一种文体变成了姓氏和姓氏合成的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名”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称呼”,即现在的“姓名”中的“名”。
我们查看《康熙字典》可以看到“名字”“名义”“名誉”“名言”“名落孙山”等词中“名”的古音都是míng。 古人把姓放在前面,名和字放在后面,称为“姓名”。由于“姓名”中“姓”字出现频率极高,所以常以“姓名”代指“姓氏”。而现代人所写的“姓名”多指“名字”。
由此看来,在古代“名字”“姓名”“名声”“名著”“名言”“名称”“名望”等词语中“名”的读音都为míng。 “名”除了表示人的称呼外,还可以表示“名称”“名字”“名声”等含义。当“名”表示这些概念时读作míng。 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名声”一词中“名”的读音却是míng,比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里“名声”的“名”就是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