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五行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高中的时候也对这些感兴趣,当时也查了不少资料。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五行”: “五行”是古人把宇宙万物归类到的五个大类。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将其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解释事物关系和规律。 这个理论被古代的中医和术数运用,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而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用简单的五行概念来解释复杂的世间万象。 回到问题,我想你的困惑在于想知道“农业生产”究竟属什么行。其实只要搞清楚五行的特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五行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的学者已发现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阴阳”现象(阳光有明暗,气候有寒暖),并开始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现象。到了西汉时期,此时道教已成官方宗教,《黄帝内经》等书籍开始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同时,由于“阴阳”本身所具有的动态属性,也开始出现了四季和五行的观念。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五行和阴阳一样,都是用来描述自然界种种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古老理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要用五行来形容一个事物,那么该事物必然具有相对的动性和静态两种状态。
那么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是不是能给出答案了呢? 农业生产,首先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来满足自身需求,那它肯定具备阳的性质;其次,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的,时间有始有终,空间有广狭之度,因此它又具有一定的阴的性质。 所以农业生产同时兼具“阴阳”二性,应该归属在“土”这一行。
当然,这里只是给出了结论,没有交代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复杂的,因为古人是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阴阳二气,然后才推及到人事,最后用阴阳来解释人事的。而他们所认为的阴阳二气的本质就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上升下降、内聚发散等等。这种作用是贯穿整个自然的,也是亘古不变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入,许多古代认定的“阴阳”现在已经被证明是微观粒子甚至更细微结构的作用结果。所以有人提出应该用更为精准的词来表述这阴阳二气,比如“电磁波”“光量子”等等。也有哲学家认为阴阳的概念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先哲们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已。 我并不是学者,提不出权威的理论,这些话也只是一直埋在心底的疑惑,愿与你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