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生肖是什么?
“鹤”与“叶”同音,在《诗经》中出现时往往连缀一起。 如《小雅·斯干》中的“君子至止,鸾鸟轩翥;君子攸芋,鹤鸣喈喈”“君子至止,鸾鸟凤凰;君子攸芋,烝然鸣兮”“君子至止,鹓鶵翱翔;君子攸芋,凤皇翔兮”……其中“叶”“鹤”同见,读音相同。 “鹤”字出现较晚的《楚辞》中也常与“叶”连用在一起。 西汉的《史记》也开始沿用这一用法,多将“鹤”用为动词。东汉王逸注《离骚》“集芙蓉以为裳兮,精琼爢以为粻。”指出“鹤,鸣也。”汉代作品里的“鹤”一般作“翮”,但这里的“翮”即指“羽毛,翎毛”的意思,仍和《说文》的解释一致。 王逸注屈原《离骚》中还有一处使用“鹤”字的例句“故将泛舟湖上,驰骛江湖,逍遥自得,放意荡志。于是乃发棹,浮沧海,使蛟龙腾骧以游豫,使燕雀奋迅而高飞。”其中的“鹤”字意思更明确,指的是水面上远远飞翔的水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里“鹤”的使用已比较自由,可飞指鸟类,也可用于植物。东晋葛洪《抱朴子》有“松柏之茂,非雪霜不肃;莺鹂之妙,非雄雌而异。是故幽兰当夏,不摇而自芬;冰花朝发,夕映而弥妍……故云鹤孤飞,海鸥独泳。”“鹤”还用来比喻士人。
到了唐代,“鹤”的字面含义更是丰富起来。韩愈《残春赋》中有“烟芜碧,柳丝黄绿,杏梢红烛,花萼绯衣;舞蝶迷香,潜鳞鼓浪。池荷乍脱,宫槐暗结,檐雨初晴,河阳暮春。”这里的“虹”“荷”“槐”“春”都暗示了“鹤”的本体。另外唐代还有用“鹤”来隐喻人的脚趾的。如王建《宫词》“蜡屐脚下双脚小,红妆楼上五肢长……”李商隐无题诗“莲香渡晚,月影横秋,风露凄清,夜坐雕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