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五行属什么关系?
《说文》解释“璟”字,云:“璟,玉光也。从玉,青声。”“玉”在这里作形旁,表示“璟”的字形结构;“青声”说明读音的来源。这个字形在今天看来是很不正确的(应当是“景”)。 许慎这里把“璟”释为玉的光彩,是正确的。东汉王逸注《楚辞·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珥琳琅之莹澈”时,引申“璟”字的意思为“美石次玉者”。可见“璟”的本义就是形容美好玉石的颜色和光泽。 那么这种光芒是什么样的呢?李善注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曰:“五采备谓之璟。”即五种颜色齐全才叫“璟”,这里的五色显然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那五种颜色——今天的五色只是“五色”在封建社会的一种特定含义。我们看古代诗词用语中的“五色”,多是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极少看到今天所谓的“五彩缤纷”。
既然“五色”如此常用,为何还要生造一个“五采”呢?因为古人所谓“色”的概念跟我们今人的概念不一样,他们说的“色”其实是“颜料”或“染料”——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用“采”的原因所在——“采”即是“颜色的意思”。所以“五采”实际上是指“五色”加“黑白两种色调”。这样的配色当然比我们今天所说的那个“五彩”更合适。
“光彩”是由表面反射而来的,因此必然是上下左右对称的。所以“璟”除了形容宝石外,还用来形容其他具有对称色彩布局的事物,比如荷叶上的露珠、月亮里的圆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