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是属什么生肖?
“兔死狗烹”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是——“智困而作书,幽居而谋逸;故曰‘兔死走狗烹’,言斗灭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聪明人被困住时就会写文章,君子处于穷困之时便会谋划如何摆脱困境。所以说“兔死狗烹”,意思是说像兔子那样被猎狗追得无处躲闪终于死了。 “兔死狗烹”的出处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鸿门宴》。原文是——“今君自有虎符,又假他人以为诈;请借我楚王之旗,以为验,视君之旗,若欲引兵去,楚王之旗可控;若不往,楚王之旗可还。吾以此为验。’沛公乃令绛侯执戟亭长乐宫门口,于是张良出教绛侯,让绛侯按照刘邦给的计策执行。 秦末农民起义后,刘邦与项羽先后进入了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刘邦先入关,占领了咸阳,项羽大怒,率大军杀向关中。刘邦在项羽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最后只剩下最后的十万兵马,退守荥阳。刘邦手下有个大将名字叫做雍齿,跟刘邦素来不合。这时候,有人建议刘邦除掉雍齿以安定军心,刘邦无奈,为了大局着想只好忍了下来。 后来形势突然对刘邦有利起来,刘邦趁势收复了关中,重新控制了荥阳。此时他决定给雍齿一个机会——让雍齿镇守荥阳。然而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刚撤军,雍齿就叛变了,不仅杀了刘邦派去的使者,还打开城门迎接项羽。
对于这位反复无常的枭雄,刘邦心里很清楚,因此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愤怒之情,而是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人云彼有功,斯取之。”意思是别人说他有功劳,我就选取他。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刘邦的肚量,不跟小人一般见识。 这时候刘邦手里只有张良、萧何等数十人,而对手却是项羽这样的万人敌。面对这么大的差距,刘邦丝毫不怵,反而斗志昂扬地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刘邦采取声东击西之计,率领部队攻打荥阳城,给了雍齿一个下马威。随后,他又亲自率领兵马,渡过淮水,拔除了项羽在彭城附近的阵地。接下来刘邦又连续突袭,打垮了项羽的数万精锐,直逼项羽的老巢彭城。
经过几年的斗争,刘邦终于消灭了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后,刘邦没有忘记给他提过意见的张良。张良提出,汉朝应把重点放在恢复经济上,于是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百姓休养生息。到了公元前195年,刘邦因病去世。 在古代社会,皇帝被认为是受命于天的,所以死后称为“崩”。但是汉高祖刘邦死后却被称为“亡”。这主要是因为刘邦死后,宫廷发生内乱,吕雉杀死了刘邦的儿子刘肥和侄子刘交。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吕雉毒死刘太公”,意思是指吕雉连刘邦的父亲都不放过,实在是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