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羽毛球员怎么改?

官依玉官依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很多回答,好像都是挺有道理,但似乎都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我来写个分析为什么我们国家队成绩上不去吧。 以李玲蔚为首的50年代国手是当时中国羽坛的第一个辉煌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队可以说横扫亚洲,称霸世界。 但从70年代开始,中国队开始逐渐没落,直至80年代末沦落到几乎连亚洲冠军都拿不到的地步(仅1984年奥运会和1986年世锦赛女团两块金牌)。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那时羽毛球还是一项比较贵族的运动,训练强度很高,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导致这一时期的国手虽然水平相当高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必须退出(看看李玲蔚、董兆致这些人就知道),很难出现像林丹这样的“万年青”。而且这时国手们还很年轻,思维还不成熟,技术也不细腻,加上训练强度很大,导致比赛中失误率非常高。此外当时的设备也很落后,运动员比赛服基本都是厂里发的,质量很差,很容易磨损,再加上发球拍很重,每次上场都要换一次发球拍,非常麻烦。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体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时羽毛球运动也开始逐渐大众化,专业运动员的素质也得到很大提升。但与此同时职业素养的缺失也让这项运动进入了一个“大乱斗”时代。只要会打两把杀球就能拿高分,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进攻型的打法越来越受欢迎,而传统的控制流打法则逐渐被边缘化。

传统打法的衰落意味着对羽毛球理解最深的那批人的凋零,以吕林为代表的90年代初期国手基本上都已经无法在国家队中占据一席之地了,而他们之后出现的选手由于接受传统打法的时间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于是导致传统技能无法传承,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因为羽毛球是大球项目之一,并不占优,因此国家投入相对篮球足球来说要少很多,导致整体水平难以提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