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投资的钱?
谢邀 这个比较复杂,我尽量说的简单点 首先要知道“投资”是什么。严格来说,投资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财产或资本的筹集或兑换过程。这个目的可以是很多的,可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例如购买股票、债券等),也可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例如希望小学),还可以是为了防范风险(例如保险)……总之是把钱从银行里贷出来或者放出去,通过一定的形式使这笔钱流动起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钱离开了你的储蓄账户,不管以什么方式使用它,都可以称之为“投资”。 那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如何计算问题——“投入”的资金量=之前存进银行的金额吗?当然不!因为其中一部分可能变成了利息、税金等等,另一部分也可能由于无法收回而成为亏损。要计算真正的“支出”需要把这些再收回来(可能还要加上本应缴纳的税款和利息),这样才能得到最终的投资金额。然而问题是这些资金有的可能再也回不来,比如借给朋友的100元,又或者是被犯罪分子骗走的20万。如果这些损失确定无法挽回,那么这部分损失也要计入投资的金额中。不过现实中一般不会这么绝对,很多时候这些资金虽然不能再收回,但毕竟仍然有可能要回,因此不能计入投资的金额之中。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消费?这往往取决于钱的流向。假设你准备去美国学习,向银行贷款了20万元,这20万肯定是花出去了,但从银行账面上来看你是没有任何还款计划的,也就是说贷款是无偿还计划的,那么这就是属于投资;相反如果你贷款买了辆汽车,虽然你看上去是有偿还计划的,每个月还一定金额的贷款,但这辆车最终归你个人所有,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其他的费用(保养费、燃油费等)那么这就是消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这两者的税率是不同的。同样,这里计算的“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投资和收入也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根据会计准则来计算的,后者根据收入法来计算。前者是没有扣除成本的,所以称之为全部资产的价值或者创造的价值。而后者除了考虑了前面“投入”的部分之外,还需要把成本加回来,才能够真正得到收入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