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行业有哪些?
据我了解,目前国内对于“高风险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界定,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属于高危行业的职业也没有明确的分类。 想要判断自己的职业是否属于高风险职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从风险来源、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三个角度来初步判断。 1. 风险来源:是指造成职业伤害或职业相关疾病的根源,包括环境、设备、作业方式、个人防护用品的缺陷等。
2. 风险种类:与职业伤害有关的危害因素可分为70多种类别。 常见的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如灼烫、低温冷冻、噪音、振动、电击、电伤等等; 化学性有害因素如有毒气体、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微生物等;
还有一些来自社会心理方面的风险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紧张等。 不同风险类型的危害因素带来的是不同的职业伤害,但是大部分的职业伤害都具有潜在的和长期的效应。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受伤,这些损伤被称为急性伤害(acute injury)。
大多数的风险因素都属于慢性风险(chronic risk),它们通过不断的刺激给与我们慢性的压力,有些甚至还会导致我们的生理功能下降和心理疾病。
3. 风险程度:对于同一类别的风险因素,其带来的职业伤害风险的程度也有不同,一般可以分为5个等级:
一级风险:极小概率(1/4650)发生,但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例如,一次性的剧烈爆炸可能摧毁一座城市。
二级风险:较小概率(1/550)发生,但不常发生,后果较严重。例如,卡车司机患有肺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2倍多。
三级风险:有可能发生,后果较为严重。例如,接触化学有毒物质的人员患癌症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
四级风险:比较可能发生,引起较轻的后果。例如,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五级风险:很可能发生,引起轻微的后果。例如,操作电脑时颈部前倾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