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一、父母需要明白,宝宝的愤怒来得快去的也快,不需要过度解读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叛逆期”,而2-7岁这个时期被称为“可怕的3岁”,因为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和思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宝宝会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比如生气、难过、失望等等。但宝宝的思维能力还无法做到很周全的演绎自己的负面情绪,因此他们的愤怒往往来的很突然,也会消失的很快。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突然很愤怒,那么可能只是由于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妈妈发现宝宝一直都很愤怒,那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惹宝宝生气了。 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大人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的就生气了,过不了多久又自己消气了。所以家长不要将宝宝的愤怒看的太严重,更不要无限的放大,这样会让宝宝很没有安全感。
二、父母需要了解,导致宝宝发脾气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因素:由于宝宝自身情绪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比较弱,而且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生理需求,所以在面对饥饿、困倦等生理因素时,宝宝很容易感觉到委屈、愤怒等情绪。 比如很久没吃零食了想吃零食,但是家长不让他吃;或者玩着玩着觉得很累很想睡觉却因为家长还没有收拾好玩具而委屈得哭鼻子。这些都会让宝宝产生怒气,爸爸妈妈要针对性的去解决才行。
2、环境因素: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他逐渐开始有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边界意识,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宝宝可能会觉得被冷落,从而不开心甚至发怒。 比如说爸爸下班之后想抱抱宝宝,但是宝宝却躲开了,然后爸爸误以为宝宝不喜欢自己,于是宝宝就更加生气了。其实这时候只要爸爸主动示好,多跟宝宝说说话,陪他一起玩,那么宝宝的情绪就会立马好起来。
三、父母需要学会分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发脾气的特征 一般来说,宝宝在1岁左右会知道“我和你”的区别,这时宝宝开始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懂得讲道理了。所以家长们要学会和1岁左右的孩子解释原因和结果,并且引导他们正确的发泄情绪。 举个栗子🌰:当宝宝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时,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想要抢过来玩,这时如果小朋友不给他,宝宝很可能就会生气。这时家长要及时制止宝宝的行为,并且告诉他,如果别人不给你玩具,你应该怎么做。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情绪,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打人、咬人等方式来发泄情绪。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溺爱,及时帮助宝宝梳理情绪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