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化是什么?
关于幼儿园文化人们知道的不多。除了儿歌、笑貌、娃娃之外,好像就是“妈妈式”的呵护,“摇篮式”的看管,非常刻板,毫无变化。其实不然,幼儿园文化相当丰富。
一、幼儿园文化的结构
有意识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人们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带来一定的结果。例如,通过礼仪教育,使幼儿形成关心、体谅别人的良好品质;通过美术教育,使幼儿形成对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美的感受能力。有知性的文化成果。这种成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精神性的,如各种游戏、童话故事、乐曲、图画、书籍等;二是物质性的,如玩具、服装。
二、幼儿园文化的功能
第一,幼儿文化的教化功能。
幼儿园文化之所以要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教化功能。一个人的教化在于人性。谁如果想改变人的性情,就必须从娃娃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这也是当今社会对幼儿园的要求。
第二,幼儿园文化的凝聚力功能。
幼儿园是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必然会产生一种向心力,但这种向心力到底强不强,就要看这个团体有无自己的文化,有无自己的立足点,有无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幼儿园文化的作用就在于它能让园内的同志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以便形成幼儿园的向心力。当然,幼儿园文化的性质和力量决定了这一团体的同志必须是一致的、平等的,大家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为主人翁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