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寿资产?
长寿资产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收益较低但与通货膨胀关联度较高、违约风险小的特征,与个人退休后消费的特征高度契合,具有低风险、抗通胀、期限长等特点。因此在个人退休规划中配置一定的长寿资产,有助于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实现个人退休后有尊严、有保障的养老生活。
理论上,符合长寿资产特征的品种有多种。例如国债。理论上来说,政府是不会破产的,同时国家发行的国债大多具有刚性兑付的保障,在银行有专门的柜台可以购买。国债的安全性、稳定性极高,基本可以视作长寿资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发行的十年期以上长期国债规模较小,期限较短,且个人投资者在银行购买国债具有刚性兑付的保障,总体规模也有一定的限制,实际可得性不高。
此外,地产,尤其是自住房产,符合长寿资产的特征。不过近年来国内房价暴涨,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暴涨后的高房价已经严重偏离了当地居民的平均工资和消费能力,买房已经从单纯的拥有居住属性演变成了投资保值的工具甚至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短期内房价回调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当下配置房地产作为长寿资产的时点并不合适。
还有寿险,如年金险,保险金给付期限长、收益稳定且具有刚性兑付的保障,从特征上符合长寿资产的理念。不过在国内,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寿险业依靠代理人销售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寿险公司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因此在代理人渠道进行寿险产品销售会存在一定的阻力,同时在保障类寿险回归保障主流的背景下,年金类寿险的发展空间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
总的来说,如果要在国内找到合适长寿资产的话,养老保险,尤其是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更好的选择。从产品形态上,养老保险基本等同于年金险,但作为保险服务业的子类,养老保险可以享受税收递延的政策,且可以进行账户管理,因此在账户管理的支持下,客户可以进行更为灵活的投保和更为专业的投资,并可以利用跨周期的长期投资获得较优的投资回报。同时,国家在政策、行政等方面也会对养老保险给予更多的支持,使养老保险具备更优的投资能力和更高的安全保障。
实际上,长寿资产与养老金融有较强的关联度。从养老金融视角而言,长寿资产可以对冲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临近及退休后无薪生存期延长带来的财务风险,对退休者而言具有“定心丸”的作用。因此在养老金融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长寿资产对于确保年金计划、个人退休后财务安全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