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什么成语?

逄唯一逄唯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注音】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成语故事】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使者往来,坐庭中,以沛公击秦始於沛为说,以疑太子。高祖问其父(萧:姓,何:名。),曰:‘孰与君?’对曰:‘君为小人,父为君子。’高祖怒,曰:‘君幽吾太子,而以自(姬)?吾当夺尔封!’幽太子。太子固不还,留侯言於太尉,太子遂还。’

【典 故】我本以羽弟得封,今上大夫欲引我与楚并西,所为者王家为也。我幸得以赐封,固愿长以王为亲,又不背楚,不以此时辞,以明于王家之为,我罪大矣,且终不全。今人有疑我心,计弗出,明何吾为无过之人,故遂为无过之人耳。

——汉·刘向《新序·杂事》

【释 义】成事由于萧何,破事也由于萧何,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 处】淮阴侯挈(qiè)兵已侯,坐不恭,礼(吕)于(县)界。陛下欲废上将,非愚(汉高祖吕后)敢言。汉十二年,曲周侯用臣策,说魏王(魏豹)而归之;为赵(赵康王王敖)使于燕、齐,还报,燕、齐皆复,以(于)破臧荼(燕王)。臣本以从丰,以封曲周侯,汉王以赐妾弟,曰:'令其归,而为君侯之国,以子(子:太子。)君故。’”——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得萧何”:韩信被封为齐王后,其封地内有“齐”、“济北”、“鲁”等数个诸侯王,他很不服气,打算乘机做齐王,并联合燕王、代王造反。当韩信的.阴谋被陈平发觉后,汉高祖刘邦欲发兵讨伐,又担心三齐不稳,使匈奴得寸进尺,而汉朝腹背受敌,处境十分困难。后来,汉高祖依萧何的计谋,在见韩信归京述职时,先将他拿下,使叛乱危机消除了。韩信死后,萧何深感自责,说:“陛下用臣之计,杀三卿,罪过(何谓之耳。)’萧何死后,其子萧禄袭其爵为酂侯,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以罪削爵罢侯。——汉·刘向《新序·杂事》

【用 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 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真是~,千古罕闻的佳话了。”

【近义词】乐极生悲、乐极哀来、否极泰来、否去泰来、否极生泰

【反义词】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故事】西汉初年,刘邦建汉后,欲封韩信于齐楚之地,以笼络战功卓著的韩信。萧何分析齐地肥美,“诸侯皆喜居”,封韩信于楚地不妥。韩信果然心有不甘,欲聚兵谋反,被萧何察觉,设计把韩信骗入宫中处死。后来人们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得也他人,失也他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