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的原则是什么?
金融监管的原则是指金融监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它集中体现一国的监管意志与监管文化,反映不同监管部门、不同被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处理准则。
为了保证金融监管活动的有效开展,达到监管的目的,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遵循一定的监管原则,主要包括:
1、依法监管原则。依法监管是现代法制社会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监管当局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进行监督管理,不得滥用或放弃监管权,被监管机构也必须配合监管机构的工作。目前,我国涉及对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外汇管理条例、金融稽核审计条例等。
2、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即赋予监管主体在人员、财务等方面享有独立于金融机构之外的权力。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各行其是,被监管主体不得干预监管主体的工作。
3、内部监管与社会监管结合原则。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必须把内部监管同社会监管结合起来:一方面,金融机构要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加强自律管理,不断健全和强化内部稽核、审计制度,使金融经营活动依法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管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广大储户、投资者监督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和监管机构监管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