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五行属什么?
按五行,“书”是木;而“籍”就有点意思了。 《说文》里讲:书,著也……从又,持木,所谓书契也。”就是说书写是用刀刻凿在竹板上形成的符号,这个用刀的过程就是火。所以古之书的材质有金、石、竹、木、帛等几类。 而古人最初写字是在龟甲兽骨上,用火的痕迹(甲骨文)来表示意义和音节,所以这个属于金。后来人们发现竹子比较便宜,而且容易得到,就在竹片上写字了。
因为竹子生长较快且不用像玉石、象牙等材料打磨,所以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竹片很容易折断。而且古代没有纸,竹片太薄容易划伤手,于是人们在竹片两端各钻个小洞并用牛皮绳穿起来使用——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简策或编简了。这个过程相当于用火来加工材料,所以也属于木了。 金、木都有了。接下来就该土和水了。 我们知道古人最早用玉石和青铜器来做器具。但用作书写的工具显然不合适,一来制作麻烦,二来价值太高。于是一般人就用陶器了。 陶器的诞生很早就有了,只是古人用来做陶的泥土一般不适用做文字载体,因此陶器上的文字很少,能看到的只有少量刻在器皿内壁和底部的文字。
那么有没有既适合做记载又便于携带的材料呢?有!那就是布帛了。由于布帛比石头贵多了,所以古之书通常只用于记载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官府的文件和法令律条多记于帛或者纸上。而民间的常用记事则多用竹简。 但既然已经出现了帛,也就是白绢一类的丝织品了,那自然就要出现可以书写帛的书了嘛~ 所以这时候就出现了“籍”字了——“籍,簿也……”《说文》里说这是“写书之用”。
至于为什么是“册”而不是其他形态的“书”,估计原因有两个吧:第一是因为这种书形制小、便于携带;第二则是来源于上古时期书写工具的变化。在古代,人们最初是用刀斧等器物雕刻的,所以当时书称为“刻本”,也叫“金石之属”。随着书写工具由刀变为笔,原先的硬纸质的书变成了现在的软质竹木简,而原本用来记录信息的金石铭文也被改为了缣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