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根据中国古圣先贤们对世界的认知而归纳出的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古人通过观察日、月、风、雨等自然现象总结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并用五行的属性来解释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医、风水、命理、相术等学科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那么,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医学能容忍这样的观点吗?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案例证明五行与人体器官以及疾病的对应关系。
早在18世纪,人们就发现了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后,又陆续有研究者发现经络穴位的确切位置、形态和分布等情况。
1957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锡钧率领的团队首先利用现代科学仪器成功测量到了“经穴电信号”,为经络的真实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
1983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艾波(Apo T.Eboe)和同事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针灸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的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针刺引起的体内化学和电位变化,及这些改变如何导致机体功能的变化[2]。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将30个健康人分成4组,分别接受不同部位的皮肤针刺激,来观察不同的穴位区受到刺激时身体产生的反应。他们发现,无论给人体任何部位的经络穴位以轻微的刺激,都会引起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研究者还注意到这些反应具有重复性,并可在数小时内逐步消退。艾波教授等人的研究不仅支持了中医学关于经络腧穴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过程的理论,还为探索运用针刺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除了利用现有手段来验证经络的存在外,一些研究人员还试图直接证明经络的本质。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免疫学研究的深入,有人提出经络可能是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由免疫细胞、抗体和毒素所组成的线性结构,它不仅能起到防御入侵者,而且还能够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保护人体健康[3]。还有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存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路,它在诱导免疫应答的同时,还能够将免疫细胞运输至全身各处,以消除已经发生的炎症或感染[4]。尽管上述假说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至今都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也成为临床上应用相关疗法治疗疾病的瓶颈所在。
随着人们对生命过程认识的深入,或许有一天能彻底解开经络的秘密。到那时,可能就没有阴阳五行、经络腧穴、脏腑虚实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