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带谁的字体?

夏侯茹彦夏侯茹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里的“五行”是五种物质,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木、水、火、土”,更不是“阴阳五行”里的“五行”,即“土、金、水、木、火”(东南西北中)。

后来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到,“子曰:‘吾好静,而吾兄伯鱼好动,故书不载’;《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好古,博学而无所成名。”在先秦及汉初,“古”大多指上古三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典籍和遗物遗制。这些被孔子推崇的古代文化,自然包括作为原始文明的卜筮卦符(甲骨文)。因此孔子这里说的“五行”应该也是甲骨文中的文字,也就是现在金文的偏旁部首。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提到,“盖老子百有六十,孟轲百岁。孟子卒后,荀卿乃为楚兰陵令,始著书言阴阳五行。”这里的“阴阳五行”指的是战国末年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它是战国时期道家的重要经典。该学说的奠基人,被称为“阴阳家”,代表著有《阴符经》。

这种阴阳五行之说,将自然界分为阴阳两大类;并赋予五行以新的含义:木代表东方,属阳,色青;火代表南方,也属阳,色赤;土代表中央,阴阳平;金代表西方,属阴,色白;水代表北方,亦属阴,色黑。这是以五行配四季、四方、五色,用来说明阴阳消长的规律,以及大自然界的气象变化等等。

至此,五行开始有了色彩的概念。到东汉王充的《论衡》里,又加入了五时: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这五行加上四时,构成了所谓的“五行四时”说。以后唐代的孔颖达在注解《尚书·洪范》时采纳了这一说法。于是五行与四时搭配的说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至于“字带五行”的看法,大概出自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李鉴堂所著《字义疏证》一书。他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将汉字分成五大类,对应五行,分别是:

1、木旁,如“林”“森”“树”,属木;

2、火旁,如“炎”“灼”“炬”,属火;

3、土旁,如“坤”“培”“垚”,属土;

4、金旁,如“钊”“铃”“钰”,属金;

5、水旁,如“永”“清”“浩”,属水。

司空天远司空天远优质答主

书法家文征明的字体是五行缺水带水的字体。文征明,行书宗王羲之《圣教序》、王献之《十三行》、《鸭头丸》帖等,是明代中期吴门书派的代表。他的书法兼善各体,尤以行草闻名于世。

行书主要特点是:字形比较自由,既可“行而趋之”,写得流动,也可“立而跂之”,写的稳重。笔画比楷书舒放流畅,比草书容易辨识,实用的功用十分突出,用毛笔来快速书写行书,一般人的笔速可以相当于硬笔书写的正楷速度。

水属性的字有:水、淼、河、海、清、冰、江、泊、海、池等,五行中水为润下,水流向最低处且无坚不摧,因此具有润滑、滋润、清洁和流动的特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