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属什么五行?
般若波罗蜜多,这是佛教大乘教经典中的术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无障碍智慧的境界,或者直译是“度到彼岸智慧”。这“智”就是禅那所证得的智慧,这个“慧”是修习止观等福德所发的智慧。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波罗蜜多,认为只是佛经中的文字游戏而已,实际上不然。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和痛苦,这些恼乱人心的因素有外在的(环境、人际)也有内在的(情绪、心念)。它们像水里的波浪一样不断出现,没有终点。修行就是要度过这样的苦海,到达彼岸——解脱、涅槃。
怎么达到彼岸呢?必须靠智慧和精进来渡河。如果没有智慧,一味猛厉地用工夫,好比盲目用力划船,不知方向,很难成功;如果有智慧,知道一切法空无所有,犹如镜花水月,则不再为幻象所迷惑而自苦。既然了知一切法性空,何必再用功呢?这就回到最初了,因为空并不是要你放任不管。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问佛,如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说,“诸布施中,法布施最胜。”又说,“于四摄法,以法施人,为首第一。”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先说“法施”: 何谓法施?若如来弟子,或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读诵书写经卷,广为人说,开示众生,渐令成熟,皆悉舍离颠倒妄想,永断诸恶,具足众德,名为法施。 《大般若经》中提到六种波罗蜜多:(1)布施波罗蜜多(2)护持波罗蜜多(3)精进波罗蜜多(4)静虑波罗蜜多(5)般若波罗蜜多(6)方便波罗蜜多。其中前五种是五度,最后一种是指代前面所有的功德,称为六度,也叫作菩萨六度。
其中第四波罗蜜多指的是禅定,第五波罗蜜多指的就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能生起这两个都是福德无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闻此般若法门,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