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五行属什么颜色?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来源于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观察与认知。它把宇宙万物分为五类——金、木、水、火、土,并进一步提出:凡属金的属性归于白色;凡属木的属性归于青色;凡属水的属性归于黑色;凡属火的属性归于红色;凡属土的属性归于黄色。 这种观念不仅对中国古代医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对其他学科如易学、风水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这一观念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少人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色宜金白,五官之色应青赤,毛发之色当黑,皮肤之色承红,四肢之色尚黄…… 然而,这种以阴阳五行的属性来推测人体颜色形态的方法是否科学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医所研究的五行,是与中医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它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生命过程的经验总结。五行最初只是一个表示现象和过程的概念。在《尚书·甘誓》中,就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说法。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五大元素的概念完全不同。所谓“水、火、木、金、土”,其实是指五种运动状态或方式——“行”在这里意为运行、行动。
五行学说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建立的:世界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或表现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见图1)。
在这种观点看来,东方为木,故春季应春令而草木欣欣向荣;南方为火,夏季应夏令而万物生长繁茂;中央为土,故四季末季(秋季和冬季)应秋令和冬令而禾谷成熟,草木凋零;北方为水,冬季应冬令而万物蛰伏;西方为金,秋季应秋令而万物收敛成熟了。 金子荣教授认为,这种以时空为依据排列组合的思路,是典型的动态结构体系。它的实质在于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规律。这种观点适用于研究一切有形或无形、生命或非生命的物质及其相应功能的研究。 因此我们认为,用五行学说判断人体的五色形态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五行学说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能把它神化。对于它不能解释的病理变化,我们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
2.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五脏对应着人体的中心部分,六腑对应着人体的上部,大肠和小肠分别主司消化和吸收,研究局部的问题须考虑整体的状况。
3.时间是一维的,它只能是纵向的比较。而空间是立体的,它可以做横向的比较。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应注意时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