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按几天算?
法律上,一个月按照日历月计算;现实中,人们经常把自然月和公历月混淆。 农历是农历的月,每个月30天左右,有时候会调整,比如闰月、腊月等等。而公历月就是日历上的月,也就是英文Month的意思。每月5天周末休息制度便是由此而来,这4个星期天加上一个“6”或“7”,正好一个月。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存在——如果某个月只有28天(如二月)或者29天(如八月),那么这个月就没有小月了。这种情况下,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月末的“28/29”之日)就作为下个月的月初,而下个月的第一天(即下月初的“1”日),则成为本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本月的最后一天和下一个月的月初,在阴历里其实指的就是同一天哦!这种情况也常被称作“移月”。
除了阳历和阴历之外,还有一种阴历阳历混合使用的历法,在我国古代被称作“夏历”。在这种历法中,一个月的概念介于阴阳两历之间,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历月,也不是单纯的天文历月。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月份分界的标准,当太阳到达黄经240°(立春)时,即为正月始,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立夏)时,则为四月始……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这种历法又被称为“节气阴历”。
现在,世界上普遍采用公历,我国目前也是以公历为主要历法。公历月成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月亮”,而农历月就成了我们心中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