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兔是什么生肖?
牛角挂书,形容读书人发奋读书的情景。《旧唐书·李密传》云:“(李)密每至春秋贤圣祭祀之日,未尝废礼;于房栊之中,置几案,画日月星辰,以代斗柄;牛马成群,布种五谷。幽室之内,以古书置枕畔,夜则诵习。” 后来就用“牛角挂书”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到了明朝末年,有个叫冯梦龙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喻世明言》,其中收录了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的小说集《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二章,题目就叫《牛角挂书》。 文章讲的是隋朝时候大书法家庾信少年时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出门学习的事。 原文中就有“腰间悬笔管,牛角挂书囊”“白昼不曾闲,通宵不睡足”等语。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个文人写了部笔记小说,名叫《阅微草堂笔记》,里面也录了一件事,说的是一个秀才家很穷,冬天没钱买柴,于是将一捆稻草挂在牛角上烤火取暖,结果看书看到深夜,一转头,稻草变成了牛角! 可见这个“牛角挂书”的故事被反复流传,不断演绎,已经超出了史实本身。
至于你问的这个“牛角挂兔”,我估计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用现代的逻辑看待这件事的话,问题其实是很明显的——一个勤劳、聪明的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种自虐式的学习方式呢? 我们知道,在古代,由于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是纸和笔,所以知识是非常宝贵的,一般人是很难学到多少知识的,能读到这种书的人,多半家境不错。他们既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为未来担忧,只需要静静地在家中就能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而像李密这样的,能走到“牛角挂书”这一步的寒门学子简直是凤毛麟角,他最终能成为东晋名相,可以说完全是依靠他的才华取得的成绩,与家庭的关系并不是太大。
换到我们今天,只要家里有一台电脑,就可以轻松地接触到海量的知识。如果再有决心一点,还可以申请知产,将自己的思想变成财富。而古代的这种劳筋骨、饿体肤的知识传播方式已经是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