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的五行是什么?
《说文》解释 阝(邑)部:“邑,国也” “歧,五邑。从邑,奇声。”段玉裁注曰;“五邑者,谓侯卫大夫之采地、附庸之邑也。凡言某某之邑者,总谓之地,故字从邑。” 又解 木部:“歧,枝木。”“枝,分也。”“枝,由也。”段玉裁注;“枝者,发也,由也。喻人之行,自其本而之末,由中也达四旁,如枝木之发散也。” 又解 言部;“蹊,道也。”“歧,道所出。”“歧,路所分两支。”段玉裁注曰;“此三者皆以歧为之字。……盖音义与此相近,故通用。”
综合上述三种解释来看, ①歧有二个意思.一是分,二是岔.
②分的对象主要是“五邑”和“枝”,即国和大山上的树木的枝叶,引申为一般草木的枝干,也就是“岔”的意思。
③“歧”的字形来源于象形的“五邑”和指事的“枝”,说明最早的“歧”是这样写的: ④段玉裁认为“歧”与“”字形相通,则“歧”的古字形像两棵并列的大树,上面是树枝相接的样子,下面是树根交错的样子,整个字形好像表示大树下面有很多道路。因此“歧”的本意就是道路的岔口处有树的地方。现在“歧”字多用来表示地名和人名用字。 ⑤“由”字的古文字形体就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的模样,所以它本来的意思就是人在十字路口的样子——犹豫,选择一条合适的路走。由此引申出开始、开始的部位等意思,再引申出中间的意思。
⑥现代汉语字典把“歧”标注为qi2,但是根据以上分析,这个读音来自于“歧”的本意,而它的本义应该是“岔”。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通常一个汉字有一个意思,两个字相同或者相似,意思却不会完全一样。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读音来标示一个单词的意义,那也只能是用这个读音最常用的那个意义。